作者是北大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生,她来到青海玉树三江源国家公园,参与一个旱獭研究项目。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,她与旱獭朝夕相处,给它们“戴耳环”、“染头发”,观察、记录这些可爱“肥宅”的有趣生活。抓旱獭,需“警戒”踏入三江源的第一天,我就跑去问一位当地的藏族大哥:“这边的旱獭好抓吗?”大哥汉语不太流利:“我们不抓不抓!赛亚(旱獭的藏语叫法)生病,不让抓!我们也不吃!”然后他警觉地看了我一眼:“你抓它做什么?”

我赶忙解释,我们是做科学研究的,不伤害它们。因为外形呆萌、表情丰富,喜马拉雅旱獭这两年成为“网红”。不过我们选它作研究课题,可不是为了做表情包。尽管旱獭会破坏草场、传播鼠疫,它们也会帮植物传播种子、疏松土壤,还养活了一堆捕食者……总之,在青藏高原生态系统中,喜马拉雅旱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,不可或缺。这次来三江源,我的主要任务,就是观察、记录野生旱獭的“警戒反应”(报警、躲藏等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