付出一片真情
——扶余市育才街道西北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刘桂珍的故事
   管理网站信息、解答居民的问题、协调相关部门的工作……一个上午,刘桂珍忙得不可开交。到了中午,她匆匆吃了口饭,便风风火火地离开了。“有啥事儿电话联系啊!”临走时,她总不忘跟同事交代一句。虽然没说去哪儿,大家也都心知肚明,“她这是又去群众家里走访了。”

  刘桂珍每天的工作琐碎、繁忙,却也自得其乐。

  刘桂珍是扶余市育才街道西北社区党支部副书记,居民大多都认识她。“百姓事,无小事”是她一贯的处事原则,她热心为居民服务,待人又和蔼,居民反映的事儿,她都耐心细致地解答,并帮助解决,居民们亲切地称她“小刘”。平时,她喜欢到群众中去走访,进社区不到一个月,刘桂珍就把95栋楼、3580户、10740人、109名党员的基本情况记在心中,她还手工绘制了辖区居民图,建立了居民家庭情况普查表等。

  2012年,西北社区党建与民生综合信息网开通,网站的创立和维护全由她一人承担。为了及时上传相关信息,她连续加班,周末也不休息,家属心疼她,让她歇歇,她却说:“这是关系老百姓利益的大事儿,可不能马虎。”白天跑社区,她只能在晚上更新网站信息。期间,她患上了腰间盘突出症,非常痛苦,疼起来浑身冒汗。看到人手少、任务紧,她没有请一天假,自己买了一条护腰带往腰间一扎,咬紧牙关,一直坚持到任务全部完成。

  辖区内有小区被物业弃管了,环境越来越差,尤其是夏天,腐烂的垃圾散发出难闻的气味。刘桂珍看在眼里,帮忙联系环卫部门,解决小区的卫生难题。空闲的时候,她还穿上工作服,抄起铁锹,和环卫工人一起做起了小区的“美容师”。辖区居民一直反映日杂楼供暖不好,冬天都要身披棉被坐在床上不敢下地走动。刘桂珍了解情况后,多次协调街道及住建部门,最终解决了困扰百余户居民十余年的供热问题。

  平时,刘桂珍闲不住,总爱琢磨点事儿。为了提升辖区居民素质,她带领大家在辖区内开起十几家“理论超市”,百姓日常读书看报有了落脚之地;办“廉政书画室”,业余书画爱好者有了创作和交流的园地;组织“百姓讲坛”,与群众一起学法律维权、学传统文化、学家政技术。她还创建了便民服务QQ群、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,利用这些平台,老百姓提出的诸如“楼底下的垃圾该清了”“我家的下水道堵了”等诉求都在第一时间得到妥善解决。

  在老百姓的印象里,刘桂珍爱“跑腿儿”,她把社区每个困难户都当做自己的亲戚一样。社区居民朱晓红一直没有自己的房子,3个孩子有两个智障,一家人的生活仅靠丈夫打工维持。刘桂珍了解情况后,不但逢年过节送米送面,嘘寒问暖,还积极争取政策解决朱晓红家的生活困难。宋淑秋身有残疾,本身生活艰难,儿子曾静磊又在15岁那年患上了血管瘤和过敏性哮喘。为了解决她家的困难,刘桂珍四处奔走,呼吁社会给予援助。同时,她还经常到家中跟宋淑秋聊天,缓解她的思想压力,让她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。

  为了帮扶贫困居民生产、生活,几年来,刘桂珍累计自掏腰包2000多元。辖区老党员过生日,她送去爱心蛋糕和祝福;老党员生病,她带领支委成员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;每逢金秋助学活动,她都会深入贫困大学生家中进行走访,目前已经帮助十多名学子圆了大学梦。为了让更多的居民得到帮助,在她的组织下,西北社区组建了一支15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。“学雷锋日”,她积极组织爱心志愿者到贫困居民家中送去慰问品;她还带领志愿者积极参加造血干细胞捐献活动……2014年,西北社区的志愿者团队荣获省第三届“精神文明志愿者”称号。

  这就是刘桂珍,一名普通的社区工作者,平凡的工作岗位上,她付出了自己的一片真情,也得到了居民的信任和尊敬。正像她常说的那句话:“我做这项工作,一不图名,二不图利,只求在其位不亏心,为居民做事,对得起居民对我的信任。”(记者 李娜)

责任编辑: 吉林省纪委监察厅